立建築

建築,是通往天堂的一扇窗口;
創意,是指引靈魂穿越窗口的那一道光。
回上頁

半地下與半地面的流動: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

作者   /   羅時瑋 |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半地下的活動盆子

因基地位於新闢重劃區,路面比基地高出近兩米,建築師因此考慮不填土,而將整棟建築建造在基地既有高程上,建築物高度只有一半露出路面,整個量體對周遭環境的衝擊減小,屋面的可及性也因而提高。 如此,出入道路面(與槌球場),建築室內與屋頂三者之間就成為半層高差關係,這是在剖面上思考的設計策略,
 
基地南端為主要道道路交叉口,對街即是環球技術學院,此建築之主要出入口因此設於此處。 在這南端設兩大階梯,一者往下進入大廳,其級高較大,可當戶外表演的觀眾席使用; 另一者引上屋頂,整個屋頂也設計成為開放的公共空間。 北側寬廣土地留作未來開闢槌球場(此區已填土與路面齊平),新建築物北側較開敞,東南側鄰主要道路面除南端開口外,半隱在花叢土丘下。
 
整體平面構成類似阿爾扥(Alvar Aalto)的平面關係,切割成數區塊的南側大廣場,銜接起大階梯、大穿堂(大廳)、大講堂、大棚子,形成主要活動區,另一區則是小廊道、小房間、小庭院等小跨距空間構成的靜態活動區,
 
但是,屋頂平台的區劃(zoning)與建築物內部區劃並不一致,屋頂平台其實是很線性的串連區塊,沒有像建築內部的環狀動線(圍繞中庭或環繞教室),幾個木平台區塊末端即以坡道通往下方入口廣場、棚區或槌球場邊、或室內庇護工廠端。 
 
這些設在建築物四面外圍坡道傍著矮牆往外伸出,同時是動線與空間分隔元素,也被賦予場所塑造(place making)的功能。 從路面高度有三條坡道往下連通主體建築,另有三條坡道往上通往屋面,於是南向入口廣場、北向大棚子與育樂室外庭院、以及東北側停車與服務出入空地等較大戶外開放空間皆由兩支一上一下坡道圍出來,讓停留與聚集空間被上下動線圍繞,這對戶外開放空間的使用參與度應有正面效應。
 
牆與半牆的遊戲

這作品中除了室內粉刷牆外,有三種主要牆面處理。 低於一層樓的牆或矮牆以洗石子處理,環繞在建築最外圍; 室內隔間牆面或室外家具也多以洗石子做表面處理。 高過一層樓高度的牆面以深色油漆處理,這是建築主量體的外牆。 還有一種牆是清水紅磚砌成,那是南側主入口兩邊牆,與東南側一排小空間外的擋土牆,還有內部兩中庭的四面牆體。 這些不同質感處理的牆面,表現出內外層次的界定。 
 
其中,第二種深色油漆牆面是完全包覆室內空間的,如南側演講堂、與北側廁所,代表封閉量體的外牆。 第一、三種牆面中,則雜有各種高度,尤其是低於一層樓高度的獨立牆,或隨著坡道延伸的矮牆,或者稱之為「半牆」,它們不負擔結構功能,成為靈活運用的空間分隔元素。
 
在內部平面的隔牆安排呈現清楚秩序,也就是三排南北走向的牆系列,隔出三排南北向通透開窗的房間。 提供勞工使用的每個房間,東西向為實牆,南北向的視線則可延伸到南邊的紅磚擋土牆或是北側槌球場邊,在這兩面上的教室側牆上下都做長條百頁通氣窗,也是利於在南北風向上通風通氣。 所以,除了在入口廣場與大階梯旁的紅磚牆外,其他紅磚半牆面讓在室內活動的人處身在軟色調的包被感中。
 
配置在兩個內庭中的四面紅磚牆各有不同表情,中央樓梯塔兩側垂直向的突丁砌磚牆、訓練教室北側走廊的水平向圓洞牆(甚至牆頂脫開天花板而留一光縫)、另一中庭的一長(矮)一短(高)獨立牆,這四面磚牆標示最內裡的質感與色溫,呈現一種獨特的「粗獷的內部性」(Rustic interiority)。 在這半地下的鬆開、交錯的流動空間中,建築師以這四面極具對照趣味的紅磚牆,界定了「內部/外部」的區別。
 
尤其是梯間的突丁砌磚牆從這內部中庭往上突出到屋面層上方,在樓下歸屬為最內裡的這牆體,卻在屋面上成為最顯眼的地標,這從地面拔起、穿過挖空中庭的突丁砌磚牆體,以兼具內部與外部的戲劇性來連貫起上下層空間。 它成為「半包半透」的形式,一種包被意義上的「半牆」。 在中庭裡的兩面是突丁砌紅磚牆的厚實感,讓中庭被較明確地界定; 但在北向大棚子下則是玻璃的透明包被,使大片遮蔽下空間更無阻礙。 最上方更是透空的金屬柵版籠子,宣告它只是要佔有高度,而非可用的空間。 這是一座在不同角度與高度上變換質感的地標,錨定住上下半層的流動,也把表徵內部性的紅磚質感往上轉為外部性標記(icon)。
 
半地面的屋頂公園

屋頂平台距路面半層樓高,成為可及性高的開放公園,由木地坪與綠草坪兩種坵塊拼圖而成。木地坪部份延伸成幾個區塊,並在區塊一端接上樓梯或坡道等動線元素。 屋面上的坵塊拼圖,與樓下南北向隔牆配置的單向模式完全不同,顯得是往四方向延伸的構圖,由於上下兩層平面配置原則的差異,使上下動線轉折之間強化了「盆子裡」與「平台上」的不同空間氛圍。 
 
屋面平台上有隆起的表演丘(下方為演講廳)與輕透的咖啡店,還有天窗、樓梯塔、座椅等元素,其實也多是下方空間冒上來的部份。 同時也藉由這些設施區隔出看表演、看槌球、喝咖啡、戶外停留等分區活動,這裡提供一處清晨與傍晚後、或冬天陽光下的日常活動場所,經由大階梯與坡道對公眾開放。 比較特別的是,建築師並不企圖以挑空中庭來形成屋面動線環繞的焦點,而是只讓動線環繞中庭上方的局部周邊,這似乎企圖去加強屋面平台上的漫遊性質,而無意讓中庭開口成為屋面人群停留聚焦之處。
 
這育樂中心是四周社區四、五層樓公寓間的浮起的平台公園,又是環球技術學院(學習)與槌球場(休閒)的中介設施---一個有頂的活動坑,由於與四周地面的「半層」高差,讓它作為周邊環境的活動集結或延伸,都形成在行走上下之間富有趣味的場所。 整體設計重點在這「半」層的規劃策略,這「半」層懸在地面與上下一層的中間,這在尋常樓層經驗中屬於「不上不下」或者方便「又上又下」的安排,成為這個建築設計的核心概念。 因為它的精簡的空間計畫(program),這「半」層---浮出地面半層---就變成整體的基本形貌,提供給四周社區一個開放的懸浮公園,加上一個可能的管理者---平台上的咖啡店,和一個突出的地摽---樓梯塔。 
 
結語: 「半」空間(semi-space)的策略

在這設計作品中,「半」可以被理解為「中間、不到位、不純粹、不完全、不好定義、不被歸類…」等意涵,暗示了「懸疑、轉換、模糊秩序、同時兼有」的作用。 譬如這座建築物是半實半虛的---南北向的空間是較通透,東西向則多實牆相隔。 這裡有「半戶外」的西北側大棚子與入口前庭,有「半室內」的兩個中庭。 東邊的中庭是被四周圍起的靜態內庭,西邊的中庭則是圓洞牆圍起的走廊與外邊大棚子之間的轉換; 後一個中庭,還加上突起到上層的樓梯塔---從下半層草坪到屋面平台的轉換。
 
即使是東邊的中庭,其實也不算是一向心的中庭。 因為那些室內單元並非全都面對中庭而環繞,而是單向地敞開南北側朝向這中庭,東西側都是實牆,所以這中庭只是南北向序列中的露天空間,它像是「槌球場邊緩坡-育樂室-廊-中庭-廊-庇護工廠-擋土牆」序列中的轉換空間。
 
這是一個表徵性考量勝過構築性考量的作品。 譬如紅磚牆的運用、以及坡道的配置,樓梯塔的包覆等,「空間」還是主角,而且空間的流動被多方向地去引導與錯移。 如此「不上不下」、「上下不一」的既不肯定又懸置中間的設計意念,在各個區塊或角落創造出一種離心而又個性鮮明的場所感。
 
這使得原本嫌單薄的室內空間計畫獲得一些戶外或半戶外的空間補充。 主建築室內只一間兩百人座位的演講廳、兩間訓練教室、兩間庇護工廠、一間育樂室,加上辦公室、會議室與會客室各一間,似乎是一社區型的育樂館,好處是經營成本可因此降低。 但建築師以設計策略來創造出半戶外大棚子、大階梯等,加上容易接近的屋頂平台、及屋面表演台與階梯、咖啡店等,若北側的槌球場使用率高,而且與東南方的環球技術學院若能合作經營成功,這樣的精簡而鬆動的空間計畫可能發揮較多非正式、即興的使用潛能,也讓周邊居民與勞工團體容易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