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上到施作現場:建築藝術化的進路
王增榮 今天的對談,我們邀請到廖明彬先生與褚瑞基老師兩位。廖明彬先生是清水工坊的主持人,從事營造領域的工作,他是東海建築系畢業的,選擇營造,因為他清楚臺灣的營造業對建築是種負擔,因此希望能提昇營造品質。他跟廖偉立建築師合作過臺中的救恩堂,在建築圈常稱他們為「雙廖」。廖明彬先生也是「實構築」展覽的創辦人,這展覽希望展現構築與設計完美契合的狀態。褚瑞基老師,是對臺灣建築發展觀察有很獨到見解的評論家,目前是《臺灣建築》雜誌總編輯。 首先,先請廖明彬先生表達一下,你對臺灣構築的狀態、營造業表現的觀察與期許?比如你對廖偉立的觀察?
設計與營造:一種正向的批判性回饋
廖明彬 我想構築不單只是技術性,也不單只是蓋房子的人、不單只是房子怎麼建的過程。實構築要談的是很多面向,生活、文化、地景,甚至包括桌子,椅子為什麼這麼高?都有它的道理。 跟很多建築師的合作中,不管是廖偉立、林友寒、邱文傑,或其他年輕建築師,我期許能讓在最底層、在第一線的師傅,認識到我們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這是我在努力、也是我想做的事,謝謝。
王增榮 請褚瑞基老師。
褚瑞基 我的專長是建築史,從建築史發展來看,當世界開始有設計,設計者跟建造者就已經被分開,建築設計也開始沒自由,所有東西都被後面的構築所控制了。尤其這一百年中,如何去奪回設計自由這件事,是現代主義裡一個很大的焦慮。 臺灣的營建產業也有這樣的狀況,業主、設計跟營造三方產生非常詭異的關係,互相都有一種被綁架的狀態。業主要省錢,營造廠要賺錢,沒辦法用那麼多人力、也沒時間發明新的工法。因此,從設計到建造產生很大的衝突。 從這點來看廖偉立與廖明彬的關係,我自己的觀察,特別是二○○六年臺中的救恩堂完成之後,他們達到互相信任、互相協助,但又能有批判性回饋的狀態。我記得廖偉立在做毓繡美術館的時候,上面鋁板原來在圖上是某個方向,廖明彬看了之後就說接點會鏽損,就改了另一個方向,這就是建造端來的一個批判性回饋。這種回饋,不一定產生限制性的情況,反而會成為一個好的、自由的結果。因此,要看廖偉立今天的成果,不單純只是設計上,應該包含營建上的成果,包含細部施作的完成,這在傳統營建系統裡面,其實非常難達到。 廖明彬從十幾年前開始談「實構築」這個概念,因為他意識到如何去跟設計師合作這部分,甚至是如何協助建築師把事情做得更好。實構築英文用「Tectonic Becoming」,後面還加上Becoming,這個字寫得太棒了。因為設計做完以後,如果是被機械性系統或是被制式的系統所控制,那就是設計在畫圖的過程已經作完,然後直接發包到工廠,作完到現場去組裝,就結束了。可是實構築談的是,建築物的設計只有百分之九十是在桌面上完成,還有百分之十是在現地完成,其中包含很多討論。 廖建築師常常要到現場去幾十次、幾百次,跟廖明彬一起討論,這是現在很多設計到營造過程還不太容易發生的場景。我覺得,如果廖偉立的設計成為藝術化的結構,絕對與這個營建過程有很大關係,我先發言到這裡。
王增榮 那建築師你覺得?被綁架了嗎?
廖偉立 前幾天有幾位藝術家到我事務所參觀,他們覺得藝術家跟建築師比起來,藝術家是很單純的,他只要自我完成就行了,建築師要面對業主、面對營造者,這三者要如何達到最好的關係? 對我來講,建築就是尋找關係的過程,不只是跟基地、跟環境,跟人也是需要有互相刺激、溝通,甚至反省的狀態,那裏頭自己的心態很重要。以前作公共工程,會碰到幾個情況,第一是公家永遠都是最低標,這讓你只能與最爛的廠商配合,第二是責任無限大,建築師什麼都要來,而PCM(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可能比建築師還不懂。更大的問題是,很多公共工程在作設計時,使用者的角色沒出來,只能停留在假設的狀態,最後都變成蚊子館。 以前我很難找到好的營造廠,他們會跟你對抗,在費用上、進度上,這會相互抵消能量,非常痛苦。我覺得建築師的設計想法要怎樣呈現,首先需要有好的營造廠。作公家案時營造廠會在細部上跟你說「這很難,不要做啦!」但廖明彬會說,「如果這個很難,我們就把它作對、作好。」我覺得實構築談的,不只是蓋對、蓋好,而是堅持完成施工過程裡很多看不見的地方。 我跟廖明彬的互動中,有時他畫圖、有時我畫圖,溝通時不只互相交流,也會反省,這讓我成長。其實,建築師對於結構、構造、材料不一定能像廖明彬那麼懂,因此會拿設計跟他討論,當然建築師要作最後的判斷,這是比較正向的狀態。經過這幾年的合作,我們事務所跟廖明彬產生一種化學變化,變成事務所就是工地、工地就是事務所。通常我拿到案子,就會把廖明彬推薦給私人業主,希望他能進來一起討論,因為不只是建築,在空調、機電上,他甚至比一般顧問更到位,也有能力去統合。
技術的真實:產業結構與教育的缺角
廖明彬 我想說明,其實最低標不一定是最爛的,PCM 也不是都不好,制度本身是好的,只是現在的生態裡,會競最低標,然後又沒把事情作好,沒把事情做好跟人有關,跟最低標不一定有關聯。
廖偉立 是人的問題!
廖明彬 對,人會影響整個生態。營造這個市場,人往往不見得有建築師這樣整體的訓練跟培養,通常有念過土木就很了不起,懂得建築的更少,多半是把營造看成生意,但建築影響整個社會環境、影響生活太深層了,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最基本的。 實構築主要是談業主、建築師跟施工單位彼此之間,那個核心價值應該是什麼?。我希望業主能想像他所想要的,因為建築是一個團隊、是合作的關係,若不能產生合作關係,無法把每個人的需求整合出一個核心價值,怎樣都無法在建築裡看到良好的結果。 我跟廖建築師的合作,也是會有爭執,後來我們有一個原則:若是設計的問題,就讓建築師作主,因為這是他的權利;如果是機能的、構造的,安全的,這我不能放手,因為是我應該作的,不能說你圖畫錯,但我照圖施工。另外,過程中自己要有辦法去判斷,比如,我的案子裡,結構技師畫出來的圖也有可能畫錯,給出來的標準圖也可能給錯啊,我要有辦法分辨對錯、堅持應該堅持的,我不會去改建築師設計上的準則,但我會去改變安全上的、機能上可討論的細部。這點廖偉立一直很包容,這種包容就能產生一些好的成效。 有時候合作時,金錢的付出與回收會不成比例,對我而言,那不是最大的問題,如果能平衡當然很開心,可是要回到你自己對那件事情的看法、你在想什麼?你能作到什麼?在這個產業裡面,還是可以堅持理想去做些事。
廖偉立 跟廖明彬互動的過程,有時彼此觀點會不太一樣,但會產生很多反省跟思考。身為建築師,面對的不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也要考慮到藝術性、生活性與社會性。 要怎麼跟業主溝通到了解他的需求,甚至在這個需求上,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這都是要建築師去努力的。不管是用最好的工法,或用最便宜的工法,可以把生活性跟技術性都照顧到,美自然就產生。我一直覺得,蓋房子就是要「真、善、美、樂」,樂是一種社會性,對社會或環境有一個健康的回應。 像礁溪教會,我希望它不只滿足教會聚會的需求,同時還要跟周遭環境、鄰里巷弄,跟都市涵構的關係、跟隔壁的房子、巷弄有更好的連結,完成一個真實又豐富的樣態,這是我最在意的。
褚瑞基 回到構築性這話題,大概是五百年前,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那個文藝復興的年代,建築師同時也是建造者(Builder)。一九四○年代,建築師羅伯特‧ 馬亞爾(Robert Maillart)說過,設計者最好就是結構設計者,最好也是建造者,他希望建築師是一個所有環節的人,但他也知道這在現代很困難,所以他就說讓建造者成為服務設計的下游。所以技術性這一塊,主要是要讓建築成為一個最佳狀態。 建築師理想的狀態是找到一位很棒的營造廠商,他非常負責、能隨時反應,並且能夠溝通與不妥協。為什麼好建築那麼少,其實就是營造的一方認定只是來服務,但他其實有一些地方是不能妥協的。 營造其實不只是一個技術性的角色,它也能補足一部分創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這在建築史或建築文化裏面較被忽略。我們的教育系統裡,其實很少理解房子如何被蓋出來,而實構築就在傳達這樣一個訊息。 我的觀察,廖明彬跟廖偉立的合作,每次都有一些嘗試、有進化。這讓建築師產生某種自信,然後我可以測試下一個不一樣的事情,這在藝術化的過程是蠻獨特的。 但如果沒有廖明彬配合,可能會怎樣呢?所以,我刻意跑去看二○○九年雲林勞工中心,發現有一些細部就沒那麼好,建築師你怎麼看?
如何整合設計與營造的雙思維協作?
廖偉立 我反對一些大型事務所用生產線的方式來操作,對我來講,施工圖其實有很多「眉角」,尺寸一定要走完,不同材料轉接的處理要到位,然後是施工度。廖明彬不純然只是一個營造者,他也會作設計啊,也會從建築師的角度來看事情,這樣就容易溝通了。 雲林勞工中心是公共工程,褚老師剛剛提出一個很敏銳的問題,假如沒有廖明彬的話,我怎麼去處理案子。對我來說,當然會失分,翻開草圖來看,有時我會血淚交加。為什麼一下子雨水有問題、一下子空調有問題?這有很多綜合的問題。我覺得有些東西廖明彬就算賠本也願意作,這是他的信仰。 像我作阿里山的遊客中心,營造廠倒了三家,本來三年要結束的,後來做了快十年,我賠了五百萬,而營造廠還在告業主,現場有很多施作做不到位,你要怎麼去處理這些事情? 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怎麼生存下來?很多同行會講,先賺麵包餵飽自己,再來做理想,可是我覺得那樣就回不去了。所以,我覺得能碰到廖明彬這樣的營造廠,真的是三生有幸。
王增榮 剛剛談到設計與施作在臺灣是被切斷的,沒有辦法適當的溝通,能不能談一談營造廠什麼時候介入設計會比較理想?
廖偉立 公共工程是建築師畫完施工圖就發包,當然每一間事務所提出施工圖的能力也會參差不齊。我大致在平面出來後,就找營造廠,通常會先找廖明彬,因為設計裡牽涉到很多工地界面的問題,像空調、機電等,他進來會提供我正確的知識,幫助我作判斷。我不希望全部圖都畫好,才找營造廠,不過這也要看業主能不能接受。 大部分我的私人業主,都有某種理想性,他可能在網路或哪裡看過我的作品。但教會是比較困難,這裡不是一個人說了算,預算也比較少,這都是要去突破。以礁溪教會的設計為例,圖很難畫得完整,廖明彬進來就補了這個缺角,所以我很感謝廖明彬在我跟業主簽設計合約時,就讓我們諮詢。有的時候,最後業主沒有選擇讓他來施工,我都覺得那是業主的損失。
廖明彬 從第一個案子,救恩堂是怎麼來的開始說起嗎?羅時瑋老師介紹你找我對不對?廖偉立去看我時,我在工地工作,因為那工地我自己擔任工地主任,當時自己畫施工圖、自己掃地,公司就我一個人。 其實那時我早就已經退休了,在九二一(地震)之後,碰到林友寒建築師,又重出江湖。那時的案子是彭宅,基地大概一百一十幾坪,業主問我,怎麼只有三四個人?蓋好了之後,他才知道為什麼我堅持只有這四個人。因為我第一次做清水混凝土、第一次作板牆系統、第一次作錯層,建築師遠在德國,所有這些我都不知道,找那麼多人來,我怎麼蓋這個房子?但那是我重出江湖以來,蓋最快的房子,一年三個月讓業主提著皮箱住進去。
王增榮 等一下,你說重出江湖,在九二一,你已經退休了,現在是第二春?
廖明彬 對,真的是第二春,我在八六年退休一次,想離開這個產業,回學校教書好了。廖偉立來找我還帶著業主,我記得幾位牧師跟長老,那時連圖都沒看沒看清楚,見一次面就簽約了。 廖偉立談那個諾亞方舟放在上面,難道上面一定要用鋼構?事實上確實只有鋼構才能創造那麼大的跨距,同時把重量減輕。我們談的是裡頭的道理,並不是為了多放一些材料去成就表現,是因為構造上的需求,順應著這個道理,也從這進去理解,才有辦法解決結構的系統。我記得是從樑柱系統,變成格子樑,變成為半牆系統,到反樑,用了四種系統來解決這個空間。
廖偉立 其實在設計階段,上面那個鋼構已經成形,使用鋼構除了跨距之外,也因為我一直把屋頂看成第二層次的地表,現在德光教會也沿用這個概念。 在跟廖明彬的互動的過程,我覺得建築師的主張最後怎麼呈現,需要一個好的營造廠,有一個整合的概念,而一般公共工程的營造廠只是發包中心。
廖明彬 在公共工程,最大的問題不在切入的時間點,而是投標的時間有沒辦法讓那麼大的工程被估算完、圖讀完,施作細部研究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後面出的狀況是業主買單?建築師買單?還是施工者買單?通常多半都是施工者想辦法。另外,最大的問題是,「照圖施工」,那是照什麼圖來施工?建築師不是神,這麼大的工程,有那麼多的系統,都不會畫出錯嗎?那錯了,照「圖」做嗎?做公共工程,就沒辦法談這件事了。 至於切入的時間點,我希望越早越好,越早切入越能理解業主要什麼。不管構造、細部整合、環境設計,或者設備裡的消防空調、機電等,各有不同條件、不同使用,因此有不同細部與不同解決方式,越早切入能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更到位。 我們的建築養成很難要求學生去學這些,在臺灣,機電就是機電、建築就是建築,切得很開。很多建築師事務所是不懂機電,很多懂機電的不懂建築;要整合在一起有太多界面、太多關係。提早切入,就能用對的方式把它做好。
褚瑞基 這個答案非常簡單,就是越早越好。設計者與營建者要有一個介面,不是材料與材料的介面,而是人的介面,銜接建築師跟營造廠商的關係。比如,廖明彬那裡有學土木的、也有學建築的,這樣與事務所派駐工地的人員,語言就能夠互通,特別在藝術化這層面。從設計到執行,往往都有一個很大的斷層,我覺得這個機制是極為重要的。
孕養建築技術的職人精神
王增榮 救恩堂看來是設計與營造相輔相成的好例子,那PCM 的設定,算不算是作為這樣狀態的機制?
廖偉立 完全不算,因為公共工程打從一開始的招標就有問題。就算是小小的建築,裡頭也些細部,臺灣可能只有一家可以作,但公共工程卻沒辦法。私人的案子,這樣的機制是有的,只要業主願意。毓繡美術館應該是我草圖畫最多的一個案子,事務所同事每一個階段的圖也有一大疊。但這一大疊到了工地,還是會有問題。毓繡美術館我沒有派人在工地,不過我的設計師跟我去了兩三百次。
廖明彬 毓繡去了這麼多趟,其實是培養裡面的同事,尤其是培養那些師傅。我跟師傅是平行的關係,我不是發包的,我自己請師傅、養師傅,模板師傅是我公司的。我覺得我們要善待這些技術者,要好好地跟他相處。在這裡面,我們帶著他把事情做好、做對,我尊重他,他也會尊重我。 臺灣的生態,每一項專業都非常自我;同時都想要保護自己,所以有很多沒辦法被整合成很順的狀態,會有很多專業間造成的錯誤。很多事務所的工地主任在現場做的是紙上作業,只關心有沒有按圖施工,對或錯他沒辦法分辨。如果師傅知道自己扮演什麼角色、該怎麼樣才能作好,就能減少很多問題。
褚瑞基 廖偉立常常講他的設計有三個特性,第一是公共性,第二是藝術性,第三是構築性。我覺得他在公共性部分有非常獨特的態度,他希望提供好的建築品質,這是公共性很重要的一環,這一點上,廖明彬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傳統上,在臺灣,不會把營造的師傅當成職人,但剛剛廖明彬所描繪的,就是職人精神,對模板師傅非常尊重,也給他信任的價值,讓他可以做得很好。
王增榮 在臺灣建築師與營造廠,是處在分立的狀態,其中充滿隔閡。我個人一直認為建築是藝術的一門,建築的完成當然須結合各部門的技術,最終才能達到藝術的境界。 今天很難得請到廖明彬先生、褚瑞基老師,與廖偉立建築師,談論這個關鍵課題。我們希望有一天,臺灣的業主能夠珍惜建築師的用心,營造的職人也能在被尊重的環境,貢獻他的職能,讓建築成為可收藏的藝術品。今天謝謝兩位來賓,也謝謝大家的參與。
設計與營造:一種正向的批判性回饋
廖明彬 我想構築不單只是技術性,也不單只是蓋房子的人、不單只是房子怎麼建的過程。實構築要談的是很多面向,生活、文化、地景,甚至包括桌子,椅子為什麼這麼高?都有它的道理。 跟很多建築師的合作中,不管是廖偉立、林友寒、邱文傑,或其他年輕建築師,我期許能讓在最底層、在第一線的師傅,認識到我們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這是我在努力、也是我想做的事,謝謝。
王增榮 請褚瑞基老師。
褚瑞基 我的專長是建築史,從建築史發展來看,當世界開始有設計,設計者跟建造者就已經被分開,建築設計也開始沒自由,所有東西都被後面的構築所控制了。尤其這一百年中,如何去奪回設計自由這件事,是現代主義裡一個很大的焦慮。 臺灣的營建產業也有這樣的狀況,業主、設計跟營造三方產生非常詭異的關係,互相都有一種被綁架的狀態。業主要省錢,營造廠要賺錢,沒辦法用那麼多人力、也沒時間發明新的工法。因此,從設計到建造產生很大的衝突。 從這點來看廖偉立與廖明彬的關係,我自己的觀察,特別是二○○六年臺中的救恩堂完成之後,他們達到互相信任、互相協助,但又能有批判性回饋的狀態。我記得廖偉立在做毓繡美術館的時候,上面鋁板原來在圖上是某個方向,廖明彬看了之後就說接點會鏽損,就改了另一個方向,這就是建造端來的一個批判性回饋。這種回饋,不一定產生限制性的情況,反而會成為一個好的、自由的結果。因此,要看廖偉立今天的成果,不單純只是設計上,應該包含營建上的成果,包含細部施作的完成,這在傳統營建系統裡面,其實非常難達到。 廖明彬從十幾年前開始談「實構築」這個概念,因為他意識到如何去跟設計師合作這部分,甚至是如何協助建築師把事情做得更好。實構築英文用「Tectonic Becoming」,後面還加上Becoming,這個字寫得太棒了。因為設計做完以後,如果是被機械性系統或是被制式的系統所控制,那就是設計在畫圖的過程已經作完,然後直接發包到工廠,作完到現場去組裝,就結束了。可是實構築談的是,建築物的設計只有百分之九十是在桌面上完成,還有百分之十是在現地完成,其中包含很多討論。 廖建築師常常要到現場去幾十次、幾百次,跟廖明彬一起討論,這是現在很多設計到營造過程還不太容易發生的場景。我覺得,如果廖偉立的設計成為藝術化的結構,絕對與這個營建過程有很大關係,我先發言到這裡。
王增榮 那建築師你覺得?被綁架了嗎?
廖偉立 前幾天有幾位藝術家到我事務所參觀,他們覺得藝術家跟建築師比起來,藝術家是很單純的,他只要自我完成就行了,建築師要面對業主、面對營造者,這三者要如何達到最好的關係? 對我來講,建築就是尋找關係的過程,不只是跟基地、跟環境,跟人也是需要有互相刺激、溝通,甚至反省的狀態,那裏頭自己的心態很重要。以前作公共工程,會碰到幾個情況,第一是公家永遠都是最低標,這讓你只能與最爛的廠商配合,第二是責任無限大,建築師什麼都要來,而PCM(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可能比建築師還不懂。更大的問題是,很多公共工程在作設計時,使用者的角色沒出來,只能停留在假設的狀態,最後都變成蚊子館。 以前我很難找到好的營造廠,他們會跟你對抗,在費用上、進度上,這會相互抵消能量,非常痛苦。我覺得建築師的設計想法要怎樣呈現,首先需要有好的營造廠。作公家案時營造廠會在細部上跟你說「這很難,不要做啦!」但廖明彬會說,「如果這個很難,我們就把它作對、作好。」我覺得實構築談的,不只是蓋對、蓋好,而是堅持完成施工過程裡很多看不見的地方。 我跟廖明彬的互動中,有時他畫圖、有時我畫圖,溝通時不只互相交流,也會反省,這讓我成長。其實,建築師對於結構、構造、材料不一定能像廖明彬那麼懂,因此會拿設計跟他討論,當然建築師要作最後的判斷,這是比較正向的狀態。經過這幾年的合作,我們事務所跟廖明彬產生一種化學變化,變成事務所就是工地、工地就是事務所。通常我拿到案子,就會把廖明彬推薦給私人業主,希望他能進來一起討論,因為不只是建築,在空調、機電上,他甚至比一般顧問更到位,也有能力去統合。
技術的真實:產業結構與教育的缺角
廖明彬 我想說明,其實最低標不一定是最爛的,PCM 也不是都不好,制度本身是好的,只是現在的生態裡,會競最低標,然後又沒把事情作好,沒把事情做好跟人有關,跟最低標不一定有關聯。
廖偉立 是人的問題!
廖明彬 對,人會影響整個生態。營造這個市場,人往往不見得有建築師這樣整體的訓練跟培養,通常有念過土木就很了不起,懂得建築的更少,多半是把營造看成生意,但建築影響整個社會環境、影響生活太深層了,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最基本的。 實構築主要是談業主、建築師跟施工單位彼此之間,那個核心價值應該是什麼?。我希望業主能想像他所想要的,因為建築是一個團隊、是合作的關係,若不能產生合作關係,無法把每個人的需求整合出一個核心價值,怎樣都無法在建築裡看到良好的結果。 我跟廖建築師的合作,也是會有爭執,後來我們有一個原則:若是設計的問題,就讓建築師作主,因為這是他的權利;如果是機能的、構造的,安全的,這我不能放手,因為是我應該作的,不能說你圖畫錯,但我照圖施工。另外,過程中自己要有辦法去判斷,比如,我的案子裡,結構技師畫出來的圖也有可能畫錯,給出來的標準圖也可能給錯啊,我要有辦法分辨對錯、堅持應該堅持的,我不會去改建築師設計上的準則,但我會去改變安全上的、機能上可討論的細部。這點廖偉立一直很包容,這種包容就能產生一些好的成效。 有時候合作時,金錢的付出與回收會不成比例,對我而言,那不是最大的問題,如果能平衡當然很開心,可是要回到你自己對那件事情的看法、你在想什麼?你能作到什麼?在這個產業裡面,還是可以堅持理想去做些事。
廖偉立 跟廖明彬互動的過程,有時彼此觀點會不太一樣,但會產生很多反省跟思考。身為建築師,面對的不只是技術性的問題,也要考慮到藝術性、生活性與社會性。 要怎麼跟業主溝通到了解他的需求,甚至在這個需求上,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這都是要建築師去努力的。不管是用最好的工法,或用最便宜的工法,可以把生活性跟技術性都照顧到,美自然就產生。我一直覺得,蓋房子就是要「真、善、美、樂」,樂是一種社會性,對社會或環境有一個健康的回應。 像礁溪教會,我希望它不只滿足教會聚會的需求,同時還要跟周遭環境、鄰里巷弄,跟都市涵構的關係、跟隔壁的房子、巷弄有更好的連結,完成一個真實又豐富的樣態,這是我最在意的。
褚瑞基 回到構築性這話題,大概是五百年前,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那個文藝復興的年代,建築師同時也是建造者(Builder)。一九四○年代,建築師羅伯特‧ 馬亞爾(Robert Maillart)說過,設計者最好就是結構設計者,最好也是建造者,他希望建築師是一個所有環節的人,但他也知道這在現代很困難,所以他就說讓建造者成為服務設計的下游。所以技術性這一塊,主要是要讓建築成為一個最佳狀態。 建築師理想的狀態是找到一位很棒的營造廠商,他非常負責、能隨時反應,並且能夠溝通與不妥協。為什麼好建築那麼少,其實就是營造的一方認定只是來服務,但他其實有一些地方是不能妥協的。 營造其實不只是一個技術性的角色,它也能補足一部分創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這在建築史或建築文化裏面較被忽略。我們的教育系統裡,其實很少理解房子如何被蓋出來,而實構築就在傳達這樣一個訊息。 我的觀察,廖明彬跟廖偉立的合作,每次都有一些嘗試、有進化。這讓建築師產生某種自信,然後我可以測試下一個不一樣的事情,這在藝術化的過程是蠻獨特的。 但如果沒有廖明彬配合,可能會怎樣呢?所以,我刻意跑去看二○○九年雲林勞工中心,發現有一些細部就沒那麼好,建築師你怎麼看?
如何整合設計與營造的雙思維協作?
廖偉立 我反對一些大型事務所用生產線的方式來操作,對我來講,施工圖其實有很多「眉角」,尺寸一定要走完,不同材料轉接的處理要到位,然後是施工度。廖明彬不純然只是一個營造者,他也會作設計啊,也會從建築師的角度來看事情,這樣就容易溝通了。 雲林勞工中心是公共工程,褚老師剛剛提出一個很敏銳的問題,假如沒有廖明彬的話,我怎麼去處理案子。對我來說,當然會失分,翻開草圖來看,有時我會血淚交加。為什麼一下子雨水有問題、一下子空調有問題?這有很多綜合的問題。我覺得有些東西廖明彬就算賠本也願意作,這是他的信仰。 像我作阿里山的遊客中心,營造廠倒了三家,本來三年要結束的,後來做了快十年,我賠了五百萬,而營造廠還在告業主,現場有很多施作做不到位,你要怎麼去處理這些事情? 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怎麼生存下來?很多同行會講,先賺麵包餵飽自己,再來做理想,可是我覺得那樣就回不去了。所以,我覺得能碰到廖明彬這樣的營造廠,真的是三生有幸。
王增榮 剛剛談到設計與施作在臺灣是被切斷的,沒有辦法適當的溝通,能不能談一談營造廠什麼時候介入設計會比較理想?
廖偉立 公共工程是建築師畫完施工圖就發包,當然每一間事務所提出施工圖的能力也會參差不齊。我大致在平面出來後,就找營造廠,通常會先找廖明彬,因為設計裡牽涉到很多工地界面的問題,像空調、機電等,他進來會提供我正確的知識,幫助我作判斷。我不希望全部圖都畫好,才找營造廠,不過這也要看業主能不能接受。 大部分我的私人業主,都有某種理想性,他可能在網路或哪裡看過我的作品。但教會是比較困難,這裡不是一個人說了算,預算也比較少,這都是要去突破。以礁溪教會的設計為例,圖很難畫得完整,廖明彬進來就補了這個缺角,所以我很感謝廖明彬在我跟業主簽設計合約時,就讓我們諮詢。有的時候,最後業主沒有選擇讓他來施工,我都覺得那是業主的損失。
廖明彬 從第一個案子,救恩堂是怎麼來的開始說起嗎?羅時瑋老師介紹你找我對不對?廖偉立去看我時,我在工地工作,因為那工地我自己擔任工地主任,當時自己畫施工圖、自己掃地,公司就我一個人。 其實那時我早就已經退休了,在九二一(地震)之後,碰到林友寒建築師,又重出江湖。那時的案子是彭宅,基地大概一百一十幾坪,業主問我,怎麼只有三四個人?蓋好了之後,他才知道為什麼我堅持只有這四個人。因為我第一次做清水混凝土、第一次作板牆系統、第一次作錯層,建築師遠在德國,所有這些我都不知道,找那麼多人來,我怎麼蓋這個房子?但那是我重出江湖以來,蓋最快的房子,一年三個月讓業主提著皮箱住進去。
王增榮 等一下,你說重出江湖,在九二一,你已經退休了,現在是第二春?
廖明彬 對,真的是第二春,我在八六年退休一次,想離開這個產業,回學校教書好了。廖偉立來找我還帶著業主,我記得幾位牧師跟長老,那時連圖都沒看沒看清楚,見一次面就簽約了。 廖偉立談那個諾亞方舟放在上面,難道上面一定要用鋼構?事實上確實只有鋼構才能創造那麼大的跨距,同時把重量減輕。我們談的是裡頭的道理,並不是為了多放一些材料去成就表現,是因為構造上的需求,順應著這個道理,也從這進去理解,才有辦法解決結構的系統。我記得是從樑柱系統,變成格子樑,變成為半牆系統,到反樑,用了四種系統來解決這個空間。
廖偉立 其實在設計階段,上面那個鋼構已經成形,使用鋼構除了跨距之外,也因為我一直把屋頂看成第二層次的地表,現在德光教會也沿用這個概念。 在跟廖明彬的互動的過程,我覺得建築師的主張最後怎麼呈現,需要一個好的營造廠,有一個整合的概念,而一般公共工程的營造廠只是發包中心。
廖明彬 在公共工程,最大的問題不在切入的時間點,而是投標的時間有沒辦法讓那麼大的工程被估算完、圖讀完,施作細部研究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後面出的狀況是業主買單?建築師買單?還是施工者買單?通常多半都是施工者想辦法。另外,最大的問題是,「照圖施工」,那是照什麼圖來施工?建築師不是神,這麼大的工程,有那麼多的系統,都不會畫出錯嗎?那錯了,照「圖」做嗎?做公共工程,就沒辦法談這件事了。 至於切入的時間點,我希望越早越好,越早切入越能理解業主要什麼。不管構造、細部整合、環境設計,或者設備裡的消防空調、機電等,各有不同條件、不同使用,因此有不同細部與不同解決方式,越早切入能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更到位。 我們的建築養成很難要求學生去學這些,在臺灣,機電就是機電、建築就是建築,切得很開。很多建築師事務所是不懂機電,很多懂機電的不懂建築;要整合在一起有太多界面、太多關係。提早切入,就能用對的方式把它做好。
褚瑞基 這個答案非常簡單,就是越早越好。設計者與營建者要有一個介面,不是材料與材料的介面,而是人的介面,銜接建築師跟營造廠商的關係。比如,廖明彬那裡有學土木的、也有學建築的,這樣與事務所派駐工地的人員,語言就能夠互通,特別在藝術化這層面。從設計到執行,往往都有一個很大的斷層,我覺得這個機制是極為重要的。
孕養建築技術的職人精神
王增榮 救恩堂看來是設計與營造相輔相成的好例子,那PCM 的設定,算不算是作為這樣狀態的機制?
廖偉立 完全不算,因為公共工程打從一開始的招標就有問題。就算是小小的建築,裡頭也些細部,臺灣可能只有一家可以作,但公共工程卻沒辦法。私人的案子,這樣的機制是有的,只要業主願意。毓繡美術館應該是我草圖畫最多的一個案子,事務所同事每一個階段的圖也有一大疊。但這一大疊到了工地,還是會有問題。毓繡美術館我沒有派人在工地,不過我的設計師跟我去了兩三百次。
廖明彬 毓繡去了這麼多趟,其實是培養裡面的同事,尤其是培養那些師傅。我跟師傅是平行的關係,我不是發包的,我自己請師傅、養師傅,模板師傅是我公司的。我覺得我們要善待這些技術者,要好好地跟他相處。在這裡面,我們帶著他把事情做好、做對,我尊重他,他也會尊重我。 臺灣的生態,每一項專業都非常自我;同時都想要保護自己,所以有很多沒辦法被整合成很順的狀態,會有很多專業間造成的錯誤。很多事務所的工地主任在現場做的是紙上作業,只關心有沒有按圖施工,對或錯他沒辦法分辨。如果師傅知道自己扮演什麼角色、該怎麼樣才能作好,就能減少很多問題。
褚瑞基 廖偉立常常講他的設計有三個特性,第一是公共性,第二是藝術性,第三是構築性。我覺得他在公共性部分有非常獨特的態度,他希望提供好的建築品質,這是公共性很重要的一環,這一點上,廖明彬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傳統上,在臺灣,不會把營造的師傅當成職人,但剛剛廖明彬所描繪的,就是職人精神,對模板師傅非常尊重,也給他信任的價值,讓他可以做得很好。
王增榮 在臺灣建築師與營造廠,是處在分立的狀態,其中充滿隔閡。我個人一直認為建築是藝術的一門,建築的完成當然須結合各部門的技術,最終才能達到藝術的境界。 今天很難得請到廖明彬先生、褚瑞基老師,與廖偉立建築師,談論這個關鍵課題。我們希望有一天,臺灣的業主能夠珍惜建築師的用心,營造的職人也能在被尊重的環境,貢獻他的職能,讓建築成為可收藏的藝術品。今天謝謝兩位來賓,也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