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建築

雙手靈巧,技巧獨特,
懷有二心。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都市活動如水流漩渦,水流的速度隨著石頭的顆粒大小、高低起伏低窪與陡坡而產生停留、徘迴、觀景玩賞、等空間趣味性。
 
基地位於板橋市的舊城區,南鄰縣民大道與非常熱區商圈、北鄰城市博物館及板橋市公所;西區包括林家花園等文化資源、東往台北副都心、四鐵共構的板橋站。
且於捷運府中站出入口,為兼具舊城門戶意象與對外導覽的功能。其中具百年歷史的林家花園,更經過歲月洗禮,粹煉出深厚文化的意涵,為板橋具160年的鎮市之寶。
 
本案企圖突破傳統人行橋的觀念並發展「橋」的多重意義與城市整體文化之對應。 
 
「板橋遊龍」以林家花園作為在地文化意象的代表並提出現代性的詮釋,
適度地轉化與擷取其建築意象,使居民更深入文化認知與認同,如框景、借景、遊廊串連、冰裂格窗光線、美人靠修憩等。其中,以格窗的紋理作為架構覆蓋透明網,表現橋體文化性、輕盈、透明效果。
 
「台灣單點景觀已經做得不錯了,我們需要的是美麗的連結」
 
「板橋遊龍」是一座可供行人、身障、輪椅、自行車通行的人行陸橋,從捷運板南線府中站2號出口,跨越縣民大道,連接到「非常熱區」,以「遊廊橋」的概念詮釋-想像遊賞在花園廊道中,並且以框景與借景的手法將橋外的景色、花園、廣場、都市街道,全都納入到橋上,擁有最大最美的花園。自由通往,你可以選擇往橋上瞭望停留,也可走斜坡通往城市博物館參觀展覽,再跨越縣民大道逛逛最熱鬧的商場,為一座兼具文化、詩意、藝術、創意的人行橋。
 
運用管狀結構與線狀鋼管穿梭纏繞橋體,在遮陽蔽日的同時,吸納周圍所有的好風光與綠意。整體外觀以管狀結構形塑流線橋體,試圖從格窗的紋理出發,將橋體結構以數個不停旋轉的六角型管狀結構,以螺旋式的構架串聯。主體樑柱結構如雕塑般由地面伸展出來,次構架為線狀的鋼管穿梭纏繞橋體,網狀棚架輕盈的遮陽擋風,呈現變幻的空間效果。
 
管狀結構物至地面成為結構柱,在橋體則整合遮陽格柵與覆蓋皮層,人行的經驗將透過光影變化而更加豐富。經由流水旋渦魚兒停留聚集的概念,讓橋行的人不只是通過,而且可以停留、談天、休閒、資訊交流,並使橋不只是橋,而成為都市中一特殊的「容器」,不只是建築、也是景觀、雕刻、裝置,並與新的市政大樓及附近的廣場、園道形成一良好的都市場所。
不只是連結
 
橋的意義不只是在於連結,而是有更多的停留、休憩與都市間人與人互動的平台。在板橋這個歷經百年的都市內,多面向都市環境元素彼此交織,文化、歷史、文藝與現代化的更替,橋體公共設施不單定義為功能性的連結,她有著更大的涵義是促成市民交流,反應多變的氣候變化、以及豐富行徑的視覺經驗。在都市內的角色,更擴大到市民的安全問題,她也扮演著重要通勤樞紐,在繁忙的交叉路口與捷運站出入口,交通成了首要課題,透過垂直的構造,整合了機車停車、搭車、過馬路等日常問題,建立區域內的秩序。
分類 公共建築
地點 新北市
年份 2010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新北板橋遊龍
0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