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救恩堂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
希望救恩堂在台中這樣缺乏歷史紋理與涵構的城市(台灣多數城市,普遍的狀況),能創造一種自明性(identity)的強度,在社區扮演一個良好溝通的角色。
自己產生能量,成為其他建築可錨定的對象,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成為歷史脈絡的一部份。我希望整個量體是重的、穩定的。歷史、文化、時間就需要累積沉澱適當的「重量」。
「救恩堂」能在都市社區建構起它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演變,記憶的片斷逐漸累積成「故事」,記憶的重量逐漸加厚成「歷史」。
地面層的牆,減到最少,幾乎是一個「無牆的教會」,社區的人們隨時可來可往,地面層與地下層幾乎全部提供給社區的人們活動交流。「救恩堂」在社區無時無刻扮演一個心靈上7-eleven的角色,沒有界限,沒有負擔,信仰與常民的生活結合,教會不只是教友們聚會的地方,也是台灣普遍「孤立」的城市建築中,「疏遠」的人際關係中,一個聯結交流的地方,也是社區中人們敞開心胸,打開心炙交流的場所。
而且把教會定義成人神交會的場所,引用聖經的故事,挪亞於山頂建造方舟(Ark)形成主體形式的概念,主堂建於頂層,採輕巧的鋼結構大跨距,底層為原生的concrete符合結構原理,另把室外到室內的中介空間加長,使人們從室外到室內隨著行走距離的加長,沉澱俗世的心情,而以平靜的心靈與神交談。
救恩堂細部設計說明
本案設計的原初構想來自於挪亞方舟。於是主要量體的一至四層形成一厚實如岩石的基座,來表達山的意象;而位於頂層的主堂量體則對應為山頂上的方舟。
在基座的岩石意象上,清水模的厚牆和造型上的切割與轉折都在在強調其厚重的質感;而頂上的主堂量體則以鈦鋅板包覆,銜接之處並刻意以樑上柱使方舟量體挑出於底下的清水模牆面之外;並以圓弧造型來傳達其方舟的輕巧。主堂的屋頂並刻意將女兒牆高度壓至最低,使其各向度儘量成為一「體」,而非「面」的表達。
另外一個設計重點則是將主要使用空間與動線之量體拉開所形成的入口大廳。端點的水牆、懸挑的琴鍵樓梯以及玻璃拱橋依序成為空間中的視線焦點。頂上的雨披以玻璃構成使自然光得以進入,並在頂端設計百葉窗來加強空氣的循環:空氣、光線、水以及人的流動互相交織而成為一活潑、流動會呼吸大廳空間。
得獎 |
|
---|---|
展覽 |
|
分類 | 宗教建築 |
地點 | 台中市 |
年份 | 2009 |
01 / 10